送行者.jpg

 

什麼樣的情況下不使用配樂比使用來得好?
在這裡要談的不是那些配樂可有可無的情況
而是在觀影的過程中發現該場景的寧靜有一種力量
是任何配樂無法取代的
以下我試著把我看到覺得比較好的部分挑出來聊一下~


第一個想到可以提的是〈送行者〉
其實我還滿喜歡這部片的
雖然說有些地方有點灑狗血
但是當主角在處理遺體的時候
真的有把那種慎終而肅穆的感覺表達出來
而該片導演的呈現方式正是盡量把處理的細節盡量完整地呈現出來
並且不加上配樂
使得該場景宛如身歷其境
並且和主角在草地上獨奏大提琴的場景做出非常明顯的對比
獨奏的場景看預告片其實非常灑狗血
但是在看該片時卻不這麼覺得了
因為音樂的力量劃破了寧靜
彷彿暗喻主角完全接受並且尊重這份工作
因而心胸變得就像草原那樣地開闊了:)

相近的手法其實依舊不得不提一下蔡明亮
因為蔡導的片充滿了這種處理方式的片段
沒有任何的配樂只有一些寂寥的聲響TSAI_MING-LIAN_s.gif
而且或許因為有些動作過於瑣碎並且對白過少
似乎讓一般觀眾有難以進入的情況
然而這些場景其實正是日常生活本身
沒有經過任何鏡頭剪接的壓縮
於是對於能夠順利進入情境者而言
或許蔡導的片可以說是非常寫實的
因為他的作品扣除歌舞和如夢境般的場景
每一幕彷彿都重現了那些放逐自我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秒
(關於蔡導的作品之後會有更進一步的文章討論)

 

相較於前面兩個作品boy a.jpg
最近看了Boy A(中譯:〈心靈鐵窗〉)
採用同樣手法但呈現的氛圍卻有些不同
該片是描述一位青少年由於在年輕時犯下姦殺案而不見容於社會
於是在假釋後隱藏身份害怕身份曝光而無時無刻不活在精神壓力下
而該片的詮釋劇本的方式除了透過男主角精湛的演技
把甫出獄的青少年那種木訥而不知所措因而顯得有點結巴的方式演得超好以外
導演也透過許多方式成功地鋪陳出該劇的氛圍
而在配樂方面而言
除了在使用配樂上大多力求簡單以外(只有pub跳舞的場景除外)
很多時候都不加上配樂
而和主角不知所措的應對呈現出一種張力
亦即導演成功地把面對一個緊張因而反應略微遲鈍的人時
那種等待對方把下一句話說出來的些微緊張感被成功地呈現出來了

除此之外該片還有許多傑出之處
但因為本文只討論不配樂的環節
所以有機會的話再另外寫文談談好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v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