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d_and_freedom.jpg   

(圖片如有侵權請告知,我會立即刪除)

   自從看過Ken Loach(肯‧洛區)以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吹動大麥的風)之後,便一直注意這位導演的作品;這部作品拿下坎城金棕櫚獎可謂實至名歸,除了故事精采以外,最令筆者難忘的是片中游擊戰場景拍攝之美,儘管在戰爭場面中拍攝煙霧製造出來的效果已經不是新手法了,但由於設定為游擊戰,所以在草原的場景以及天然的霧氣都為畫面增添了自然而創新的美感。此外,這部片由於是講Ireland獨立抗戰的故事,片中的題材對台灣觀眾而言,雖然在政治上並不能百分之百對照,但是在類比上仍然能讓人感同身受。

    而Ken Loach感興趣的題材不只是政治上的弱勢而已。用認真有時又不失幽默風趣的態度探討社會題材,一直是他作品的主要核心。例如在六零到七零年代在台灣市面上找得到的Poor Cow(母牛)以及Family Life(家庭生活),故事主角都是設定為女性,進一步的設定前者則是經濟上的弱勢並且是單親媽媽(爸爸因偷竊而坐牢),而後者則是設定為家庭風氣保守,而把女兒的開放態度以及對家庭管教的反彈視為精神疾病。這些作品不但都以中下階層的生活作為題材,後者同時也反映了對於精神疾病不同派別的觀點,以及這樣的觀點會如何看待病人和社會之間的關係。除此之外在拍攝上也會混合使用紀錄片訪談手法,使得Poor Cow作為一部反映現實的劇情片,儘管其劇情並非真人真事,但其手法更加強化與強調了作品對真實的反映。

    晚近Ken Loach依舊對這方面的題材感到興趣,但也許是隨著年紀的增長,他更懂得如何用幽默的智慧去正視並討論這些問題。前一陣子有在台灣上映的Looking for Eric(尋找艾瑞克)以及同樣是市面上可以購得的Bread and Roses(麵包與玫瑰)都呈現了這樣的風格。其中筆者尤其激賞Bread and Roses,這部講述勞工問題的作品,儘管角色設定為被剝削的外籍勞工,乍看之下和台灣上班族在身分上並不完全相符,但其實台灣目前當下有許多的工作環境,已經和故事中角色的背景設定是幾乎一樣的:超時工作、資方逃避勞健保費用......等等,畢竟老闆要從員工身上省錢,大概也就那幾招沒別的把戲了。除此之外還有一點設定,是筆者認為最能讓台灣觀眾心有戚戚焉的:故事中的勞工並非所有都贊成勞工運動。這樣的設定同樣可見於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並非所有游擊隊成員都贊成獨立),而這之間問題的衝突以及化解與否,也就加深了故事的深度,也使其更能呈現血淋淋的現實。

    回到Bread and Roses,這部以真實發生在歷史上的和平罷工事件為名且被提名金棕櫚獎的作品,由於其探討方式不失風趣,反而更可以讓我們看到勞工運動一些讓反對者頗不以為然的行為,其背後的理由及其機智。也因為這個作品脈絡之完整,反而更可以打破一些較不熟悉勞工運動的觀眾,由於受到媒體未能深入報導而產生的偏見。更進一步地或許會讓觀眾思考到:我們現在這樣的環境,會不會有一部分原因正是因為我們不去捍衛或爭取而導致的結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v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