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應學長之邀接受訪談(連結請見:http://goo.gl/GXTXzk),但因為是因應公民運動近期才誕生的粉絲頁,所以在訪談方式上還在探索中,再加上訪談的問答方式有時會回答得沒那麼詳細,更不要說兩人都沒睡飽導致頻頻恍神了。但我想這方面的問題應該是有人感興趣的,所以待工作告一段落以後,我試著把一些想法重新整理化成這篇文章,希望能夠對思路的釐清能夠有所幫助。

    昨天聽了一下訪談可以發現問題的主軸不外乎兩點:第一是探討藝術電影和商業電影的區分,第二則是討論什麼是藝術?藝術是主觀的嗎?學長的提問理路上大抵是清晰明確的,因為這兩個問題是有關聯的,所以我大抵會循著這個理路一路探討下去,畢竟前者大抵是有些影迷會感興趣的問題,而哲學既然要處理的是具有普遍性的問題,那麼作為一個拿到哲學碩士學位的畢業生,試著把日常生活的問題和哲學基本問題建立關聯絕對是有其意義的。因此在探討以上這兩點以後,我會再談談文章的子標題,即藝術中內容和形式的問題。

 

藝術電影和商業電影的區分真的成立嗎?

    學長指出一件很有趣的事:為何只有電影會有藝術電影和商業電影的區分,在其他領域裡就沒有?

    對於這個問題在文字版我想再多做一點補充。我們其實可以發現在其他領域裡多少還是會有這種區分,這些區分或許沒有以商業或藝術作為區分的標準,但其實仔細觀察那些被認為很難懂的類別,我們有時也會戲稱看不懂是因為「很藝術」。例如在繪畫中我們有抽象畫,在造型藝術裡我們也會把某些作品視為是當代藝術;在音樂中有古典音樂和其他類型的音樂,甚至在古典音樂中其實也有現代音樂。

    所以仔細探究藝術電影和商業電影的區分,意思好像是指很難懂的作品「很藝術」所以「不商業」。所以這可以反推商業電影都不具有藝術性嗎?真的是這樣嗎?那這裡的門牌兩位大師Hitchcock和Truffaut的作品是怎麼回事?Psycho(驚魂記)絕對是Hitch最好的作品之一,而且這部作品他最得意的就是用電視劇的成本拍攝,但結果是該年全美票房第二。

    由此可見藝不藝術和商不商業其實是兩回事,兩者可能同時發生在一部電影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叫好又叫座」;至於為什麼會有這種區分法,個人認為這是因為電影是一門在工業革命以後才興起的藝術,而這門藝術所需的成本又遠高於其他類型的藝術。

    有一種分類方法是把藝術分成表演藝術和非表演藝術,其中非表演藝術又可分為可複製與否(例如油畫就是不可複製的,但版畫可以),而依照這個分類電影則屬於可複製的非表演藝術(當然,現場演奏配樂的默片要怎麼歸類?但看這篇文章的人大多應該沒想到這點,而我也暫時先不打算討論這塊)。這一類的作品通常都仰賴一定程度的工業技術,因為這樣才有辦法複製。而電影由於是複合型藝術(ie. 劇情片=戲劇+攝影;而戲劇又等於劇本+演員+服裝+燈光+化妝+陳設+配樂+...),所以雖然版畫也是可以複製的非表演藝術,但相較之下成本一定遠低於電影。然而會有成本問題那麼也就會有市場考量,所以那些看起來不考慮市場的非商業電影或許就因此被稱之為藝術電影了(註1)。

 

所以商業電影真的就不是好電影嗎?

    很明顯地當然不是。而且一旦子標題把藝術電影換成好電影,就會發現堅持原本藝術電影和商業電影的區分以致於關注這個問題,在單就作品的層面上其實是鎖定到假問題,因為既然藝術電影(這或許是在指那些大眾看不懂的電影)未必是好電影,那麼藝術電影和商業電影的區分根本就沒啥好在乎的。

    那麼問題的重點應該放在哪裡?個人目前現階段的想法是:電影做為一門複合型藝術,且隨著技術的發展不斷加入新的元素(從黑白到彩色,從無聲到有聲),重點應該放在這門藝術如何能夠在其形式上有所發揮;而且對於一般觀眾而言,電影由於其記錄的功能,其實往往被視為是戲劇的載體,所以或許只要能藉此充分發揮戲劇的功能亦無不可,更何況有許多傑出的記錄片也是建立在充分發揮記錄的功能上。

    以上或許很簡短迅速地回答了問題,但或許有點拗口,所以在這裡舉一些例子,並且進一步地做出說明。所謂的「在形式上有所發揮」其實是許多電影都要注意到的一點,就算是商業片,飛車戲也要拍出速度感才算是好電影(註2),而且我們可以發現因為成本考量,有飛車戲的電影通常都是商業電影(不過本屆坎城正式競賽片評審Refn和Ryan Gosling合作的The Drive(落日車神)我有點不知道要怎麼定位,但其實可能只是在台灣能見度不高而已)。因此重點在於:各種不同類型的作品各自有其邏輯,一部電影好不好在於能不能把其各個環節都做好;更有甚者一些傑出的導演甚至能創造自己的類型(例如Kubrick和侯導)。

    而且既然第一部電影就是記錄片(即Lumière兄弟的短片〈火車進站〉),而記錄片在拍攝上往往又很講究迅速取材以至於無暇顧及構圖的問題,所以或許可以說:扣除掉剪接這種最基本的元素不談,能夠藉由電影充分發揮戲劇功能的作品,依然有其可觀之處,而且這正是目前電影最能被廣為接受的表達方式(像是比較廣義地去談,影集就相當仰賴編劇而沒那麼講究畫面,畢竟因為集數多,在畫面設計上也比較難做)。個人想到最好的例子之一可能就是電影史上最重要的記錄片導演之一Michael Moore,雖然他不是劇情片導演,身為行動派的他甚至發生過拿著攝影機追著議員跑的情況以至於無暇構圖(請見〈華氏九一一〉最後的段落),也就是說電影在他身上可以說是充分發揮了記錄的功能,而且即使他在敘事上也是有條不紊,因此他雖然是議題取向的記錄片導演,但他的作品相較於一些廣為大眾喜愛的電影,在對於電影這個媒材的使用方式上幾乎可以說是一模一樣的,差別只在於是電影還是記錄片而已。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既然第一部電影不是劇情片,因此講究劇情固然是一般觀眾對電影的合理期待,但此一合理期待個人不認為可以無限上綱;或者更精確地說,要求劇情好有時其實並不完全真的是在要求劇情好,這種要求其實通常是對某些特定的主流敘事風格有所偏袒。沒有劇情的非紀錄片電影其實沒那麼多(個人目前看過的覺得只有Godard和Leos Carax的某些作品算是沒有劇情),絕大部分的非紀錄片電影其實都是有劇情的,問題只是在於好不好懂而已(當然絕大部分的觀眾一定會覺得這正是問題所在就是了...)

 

    所以所謂的藝術電影到底想幹嘛?如果這是在說那些看不懂的電影的話。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每個導演想做的事都不太一樣,唯一相同的或許是他們都在創造有別於他人的思考邏輯和表現手法,而且既然說是邏輯,作品便有其內在理路,標新立異本身並不能保證什麼;換句話說,難懂也要難懂得有道理,即使這個道理並不是一般觀眾能夠馬上掌握的(註3)。

 

(待續)   

 

註1:在錄音檔中有提到Lenin(列寧)在電影史上的重要性,但那些以人民為主題的電影未必等於就等於是商業電影,因此在文字版中把這個因素排除掉了,故在此勘誤之;

註2:關於飛車戲的部分可以參考個人的一系列舊文:

關於Nolan系列的蝙蝠俠飛車戲請見:http://belaludwig.pixnet.net/blog/post/46330296 其中談到關於畫面處理的部分;

TAXi至少第一集個人認為是負面教材,請見:http://goo.gl/wywESp

至於Refn的〈落日車神〉的部分請見:http://belaludwig.pixnet.net/blog/post/45474706

註3:關於這個問題蔡明亮的作品在台灣或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個人相關文章請見:http://belaludwig.pixnet.net/blog/category/1134512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電影 哲學 藝術 商業
    全站熱搜

    Yv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