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很意外關於他的文章可以寫不只一篇,但以他的天才絕對是值得大書特書。這篇文章將透過交叉比對做A/B test,比較他自己三次拍攝不同指揮的Mahler第二,以及他和另外兩位導演拍的Mahler第六做比較,來藉此凸顯出他全面且精益求精的藝術風格(當然,這篇文章一樣預設讀者必須有一定程度熟悉Mahler交響曲)。

 

1. Michael Beyer的三次導演Mahler第二

    首先先列出他拍攝過哪三次:

51EV73SWDZL    euroarts2054424   ACC-10241  

(1) Abbado/LFO版;

(2) Boulez/Staatsoper Berlin版;

(3) Alan Gilbert/NYPO版。

    前文說過他會追求同一個段落用不同的拍法;在這裡Gilbert/NYPO的版本有點特殊,因為該場音樂會是紀念911事件十周年且有戶外轉播,所以他的目標在這場音樂會很好達成,因為他同時也在戶外轉播的場地架設攝影機,但更難得的是他還另外拍攝了許多的紐約街景放入音樂片段中,如此一來不但更容易讓畫面和音樂內容契合,在內容上也更加豐富而不受限。

    而Abbado以及Boulez的版本就是一般的室內音樂會錄影演出。Michael Beyer想必也是個古典音樂愛好者,因為他的拍攝風格甚至試圖配合指揮的詮釋風格!以下直接列出同一音樂段落上不同版本的不同拍攝方式:

(1) 第一樂章音樂最高潮處,Abbado版是拍攝指揮的動作,並且輕微搖晃鏡頭製造震撼感,而Boulez版則無;

(2) 為了配合Boulez比較冷靜的拍攝風格,Michael Beyer在單拍他指揮時比較沒那麼仰角,而且通常會以差不多45度側拍的方式保持比較疏遠的拍法。類似的鏡頭可見小津安二郎拍攝人物講話時常常讓角色身體稍微朝向側面,然後再讓該角色稍微轉頭面向鏡頭,因為直接身體正面面對鏡頭的半身拍攝會有類似「大中至正」的感覺,而小津又很注重鏡頭語彙,所以才會要演員用那麼彆扭的表演方式表演。而Boulez在指揮時當然不可能臉朝鏡頭,也因此疏遠的感覺是更徹底的,但也因此契合了Boulez冷靜的詮釋(詳見下列分鏡);

(3) Boulez版終樂章管風琴一出來的地方沒有直接拍攝管風琴,但Abbado版有;

(4) Boulez版構圖很明顯地比較工整對稱,且多很多只特寫樂器的鏡頭而沒有帶到演奏者,以藉此營造比較疏離的感覺;

(5) Boulez版甚至分鏡切換會刻意對上音樂節奏,因而比較強調音樂工整的感覺而非流動感;

(6) 相較之下Boulez版比較不會對單獨的樂手做特寫(但不是100%),好讓畫面上的感覺比較不是那麼「人性化」。

95E7F39C-BE11-41B3-8E2C-DF7E2D525818_500  

螢幕截圖-2014-11-24-12_30_39 AM-985920554  

    嚴格來說即使是單單考慮音樂詮釋而言,Abbado版就已經是所有版本的首選之一了(如果連Michael Beyer精準的影像一起考慮進去的話,那更絕對是沒有之一);而Boulez版其實導演在拍攝上面臨一個兩難:Mahler的音樂是充滿張力而熱情的,但Boulez的詮釋卻是冷靜的,所以究竟要如何透過影像處理此一潛在的衝突?

    單就畫面來解讀的話,Michael Beyer似乎是打算讓第一樂章感覺比較疏離,之後的樂章則在音樂比較溫和處採取比較類似Abbado版的拍法,而高潮處就又會回到比較疏離的拍法。當然,這兩種拍法一定是衝突的,也因此會有風格不統一的問題;但只要看過他其他的同曲導演作品,就可以知道他是想要著手處理什麼更進階的問題。但不得不提終樂章特寫女高音第一句唱完以後接小號獨奏樂句的溶鏡實在處理得太好了,說真的根本無法想像還有誰能比Michael Beyer更會透過畫面讓音樂說話!

 

2. Michael Beyer和其他導演所拍攝的Mahler第六

    一樣是先列出所有版本。為了把問題變得更明確,這裡只討論終樂章三位導演如何拍攝木槌敲擊的地方。

(1) Michael Beyer導演Abbado/LFO版。拍攝方式:在木槌快要敲下去的時候,先拍攝一個樂手正準備要搥下去的畫面,之後搥下去再特寫木槌;

(2) Humphrey Burton導演Bernstein/VPO版。拍攝方式:只在木槌搥下去的瞬間拍攝木搥特寫;

(3) Ute Feudel導演Chailly/Leipzig版。拍攝方式:在木搥還沒搥下去的時候,就拍攝到樂手準備要搥下去的畫面,但拍攝時間較長且畫面尺寸較寬(指揮有入鏡),然後再拍攝木搥垂下去的畫面。

    Michael Beyer的拍法雖然中規中矩,但無疑是最正確的拍法,而且之所以會有中規中矩的感覺,是因為他的風格就是力求畫面要能呈現音樂的內容。或者換個方式來講,我們可以透過指出其他導演問題到底出在哪裡,來了解到Michael Beyer的畫面到底有多精準:

(1) Burton版該處的問題在於畫面太過特寫,因此觀眾無法一目了然知道「現在木槌要搥下去了!」這件事。事實上他所有拍攝Bernstein的Mahler都有這個問題,以致於他的拍攝作品除了記錄Bernstein載歌載舞以外,根本就是乏善可陳。而且從上面Michael Beyer拍攝Boulez版的Mahler第二我們可以知道:這種畫面尺寸其實會有疏離感,因此Burton版拍攝的畫面內涵和Bernstein的詮釋內容根本是背道而馳(他拍Bernstein/LSO版的Mahler第二終樂章個人更是看到怒極反笑...);

(2) Feudel版的問題則是出在於第一顆鏡頭的時間太長,且畫面尺寸不夠緊,導致第一顆鏡頭完全沒有張力可言,因而影響到音樂的緊湊度。

     單就音樂內涵而言,Chailly版的指揮可以說是非常精采,個人認為甚至勝過Abbado版;但畫面實在是...建議直接聽音樂即可。

 

    最後要給各位一個小小的腦力激盪:可以去找Michael拍攝Chailly/Leipzig版的Mahler第八來看,一方面這是兩部小提琴分置兩側的版本,因此一來可以聽到兩部旋律不會黏在一起的音響效果,二來當然要注意Chailly的詮釋,最後就是可以注意Michael Beyer的拍攝手法。個人看過一次以後累到幾乎要虛脫,但絕對是值得嘗試一次的腦力激盪,這次演出如果以影像和音樂詮釋綜合考量也絕對會是首選之一。

    最後希望各位讀者也能一起領略Michael Beyer導演的偉大之處,在如何讓畫面呈現音樂內容這件事上,他實在走得太前面了,但他至今竟然依舊默默無名,個人認為是世人對他有所虧欠有眼不識泰山。也因此才會一直在這裡分析他的作品,而且即使再冷門也要談,因為對天才最高的尊敬,就是給他應有的掌聲,然後試圖努力追上他那凡人根本追不上的腳步。  

     

 

arrow
arrow

    Yv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