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回應一些網友提出來的問題,原則上會和前面的說明做連結,覺得前面的文章太難懂或拗口的,或許可以從自己問的或感興趣的問題切入。以下對問題稍微做些分類,問題比較可能牽涉到哲學基本問題的分為一類,比較偏向純電影方面的則是另一類。不過如果問題是前面已經完整討論過的就不再重複了,還請多多包涵。
純電影方面的問題
Q1:藝術電影會不會有孤芳自賞的問題?
關於藝術電影一詞在作品類型區分上是否成立的問題前面已有討論。然後拍電影很花錢,應該沒什麼神智清明的人會拿自己的積蓄開玩笑;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有些創作者其實自己也不清楚自己要表達什麼,或者是作品前後矛盾(請注意我指的不是戲劇性衝突),所以才會說形成討論很重要,畢竟各行各業裡都有真貨和假貨。更進一步地,難懂的表達方式不可能完全被好懂的表達方式完全取代。就好像學究有學究的風格,這和學究講話比較難懂是兩回事。所以有些作品觀眾比較少大概是註定的事,創作者有時自己也只能認了。
Q2:為什麼有些藝術電影的鏡頭都要停很久?
應該說鏡頭停很久的電影比較會被認為是藝術電影,因為節奏比較慢一般觀眾比較容易厭倦。當然比較慢的鏡頭有幾種可能的情況(但不是每種情況都會很容易讓觀眾厭倦,但我還是把想到的都舉出來):第一,比較慢的鏡頭是重點(例如蔡明亮的《愛情萬歲》裡的最後一顆鏡頭);第二,比較慢的鏡頭如果指的是時間比較長的鏡頭,有時候是想要讓鏡頭內的演員表演一氣呵成;第三,慢本身就是該創作者想要追求的風格(例如絕大部分Tarkovsky的作品)。
當然,慢有慢的感覺,是快節奏無法取代的;但這並不保證所有節奏慢的作品就不會有失準的情況,甚至是傑作也有可能其中一兩場戲節奏出了問題,一切都要case by case一場一場一顆一顆去談。所以有時候觀眾看不懂未必是觀眾的問題,因為指不出來作品哪裡有問題並不代表作品本身就沒問題。
和哲學基本問題較相關的問題
Q1:何謂看「懂」藝術電影,或是對於觀眾來說,看得「懂」這件事情重要嗎?為什麼 重要/不重要?
我想可以先區分看得懂和看了有感覺,雖然這個區分可能又會和日常用語的區分不盡相同,所幸日常用語本身也很含混,所以哲學自己對語詞下定義其實並不是太過分的事。
對於一般的觀眾而言,看完電影以後當然可以單純地說自己喜歡不喜歡,也就是說看了有感覺本來就是很正常的事。但真要聲稱自己看懂了的情況其實有點麻煩,簡單來講,只有當一個人說得出來並且說得清楚自己看到什麼東西,並且也把自己的理解和詮釋也說清楚,我們才可以說他懂了;當然表示自己懂的方式並不局限於日常語言,如果是藝術創作者當然可以透過創作向原作者致敬(當然,自己的作品也是要接受公評的,畢竟藝術很主觀的說法最危險的就是:認為作品好壞都沒有任何依據可言,因此我們也不知道這世界上有沒有好作品或壞作品)。
一定會有人問:那麼懂了但是說不出來也無法透過創作抒懷的情況呢?這個時候我們只能說別人不知道欣賞的人是不是真的懂了,因此情況就好像有冒險家聲稱自己看到過寶藏或外星生物,但他現在沒有證據一樣。
從上面的脈絡看來,看得懂這件事當然是非常重要的,雖然這件事並不是一般觀眾的義務(畢竟藝術品可能也有社交或休閒功能,例如宮廷音樂或是驚悚片和動作片,而且後兩者正是最吃鏡頭語彙的類型之二,這件事和這些類型片是不是大眾取向無關),但如果真的很想確認自己到底從一個作品中獲得了什麼,一般觀眾通常就是只能透過日常語言去對作品進行討論以致於理解和詮釋。
Q2:藝術會不會只是個人審美認知與審美態度的問題。藝術有形式嗎?
藝術會有品味問題,這裡的品味又和日常用語說得不太一樣,哲學上有一種說法認為所謂的品味指的是:對外在事物是否能夠有確切的感知。因此品味是有沒有的問題而非好不好的問題。例如這裡的門牌Hitchcock就認為文學經典改編電影幾乎不可能有好作品出現,因為一門藝術中最好的作品一定能發揮那門藝術的基本元素,但文學經典未必總是講究視覺意象。但他可能忽略了的確有些創作者真的能夠成功地把文字轉化成視覺意象。
也就是說,Hitch對電影有品味,是因為他能確切掌握到電影中的分鏡所要傳達的視覺意象。所以才說品味是有沒有不是好不好,因為當大家在看同一部電影時,除非有人分心,不然大家看到的內容都是一樣的,但的確有人的感想是比較精闢的;但這樣的說法並不排除哪天Hitch要是看到了好的文學經典改編電影時,他可能會改變他的看法。他之所以會持那樣的立場,可能只是因為他生前並沒有看到好的文學經典改編電影而已。
當然我知道相對主義不會吃這套,這的確也是存有學式的詮釋學讓有些人無法接受的地方(至於藝術有無形式的問題請見前幾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