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lick1.png

(刊載於放映週報538-539期:http://www.funscreen.com.tw/funclass_list.asp?FC_NO=2

之前在〈泰倫馬力克,及其未竟的哲學之路與影像詩〉一文之中,筆者探討了泰倫‧馬力克(Terrence Malick)在創作題材及內容上如何受到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哲學、及泰倫自身重大生命事件的可能影響後,接下來這篇文章將把重點放在探討他的創作手法,尤其中間歷經一段二十年的沉潛後,他在拍 攝風格上的重大轉向,以及他的配樂品味。

值得額外一提的是,有些學者認為海德格哲學也有所謂的轉向(Kehre),但此一詮釋卻是有爭議的:對於反對這樣詮釋的人而言,有一種理由是認為海 德格即使在書寫上用字儘管有所差異,但在哲學上最重要的主要論證卻沒有太大的變動——即對傳統形上學的反動;而且對於當代哲學而言,既然文本的意義並非建 立在固定不變的字義以至於對外在世界的指涉,而是在於文本的脈絡(context)上,那麼海德格在用字上的差異也就同樣地不具有最決定性的關鍵,重點應 放在其論述的重點和題旨為何。

而泰倫的電影作品在內容上既然是海德格哲學的風格化,而非進一步的論證或概念推演或揚棄(Aufhebung),如何表達劇本的內容便有著決定性的 關鍵——因為作為哲學的詮釋學,對於「何謂表達」的探討要旨之一在於建立表達和理解的關係,以及表達活動其普遍特徵的釐清和爬梳;任何特殊的表達方式被放 在哲學的脈絡下討論時,其作用及地位往往是被視為例證,重點依然要回到此一特殊表達作為表達的一種其背後的普遍特徵為何。但泰倫既然選擇了不再用文字作為 拓清普遍而抽象的概念的工具,而是轉而用攝影機作為敘述具體生命事件的媒介,如何拍攝也就根本性地影響如何述說,因為決定視角的同時也就同時決定了觀點以 至於視域。

拍攝風格的轉向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儘管泰倫的作品中往往有著大量的旁白,但在他早期與近年這兩個時期中,述說這些旁白的角色卻是截然不同的:在他早期的作品《窮山 惡水》(Badlands)以及《天堂之日》(Days of Heaven)中,這些旁白往往是出自於非最關鍵角色的口中,即便是前者隨著男主角浪跡天涯的女主角,在劇中也是作為較為被動的角色,跟隨著男主角的瘋狂 行徑而展開旅程。

而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在《永生樹》(The Tree of Life)的幕後花絮中提到,泰倫的早期作品讓年輕時的他在戲院看了好幾遍仍意猶未盡,而且認為泰倫這個時期的作品呈現出一種「完全美國式且非好萊塢式的 感受」。這種感受其來有自,成因不但在於劇本的題材上,另一方面也是奠基於場景所帶出來的空間。無論是在《窮山惡水》中浪跡天涯的那對情侶,或是《天堂之 日》中在一望無際的農場中工作的主角們,天涯以及無垠無際的地平線,都帶出了美國的地大物博與鄉間的山光水色,更表現出了泰倫一直想要追求的詩意。

但這個時期的作品相較於他晚近創作出的一首首真正的影像詩,還有一段距離,原因在於儘管劇本題材以及場景已經勾勒出這樣的風情,但在拍攝方式/視角 上,卻未能真正成就泰倫真正鍾情的風格。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天堂之日》中男女主角兩人在河邊戲水的那場戲。當男女主角兩人一邊涉水一邊聊到農莊主人對女 主角有好感的事時,可以發現有些鏡頭很明顯是女主角第一人稱看著男主角說話的鏡頭,但鏡頭切換時女主角卻沒有看著男主角,而是不連戲地涉著水繼續低著頭走 路,頭也不回地不回應男主角的逼問。這場戲的鏡頭其實前後邏輯並不一致,因此泰倫有必要做出選擇。

經過二十年的沈潛後,當泰倫重返影壇我們也看到了他思考的結果:他讓所有主角輪流旁白,但畫面卻依然維持旁觀者的角度,並在2005年拍攝《決戰新 世界》(The New World)時,和御用攝影師Lubezki訂定了一套拍攝規則,其中一項便是完全以手持為主。如此一來我們從這些作品中彷彿透過旁白聽到了主角們內心的 吟詠,但由於旁白不再固定由非最主要角色之口說出,因而觀眾不再像前期作品那樣透過旁觀者的轉述被動地知悉事件的發生,而是藉由泰倫適時地透過模擬主觀視 角,以獲得一種參與其中的感覺,並在旁白的流轉中彷彿分別進入了角色們的內心世界。

那麼,究竟泰倫是意圖模擬誰的主觀視角?以他在《永生樹》中以Smetana的〈莫爾道河〉為配樂的這個橋段為例,我們可以發現母親關燈的段落不可 能是模擬任何劇中角色的主觀視角,但諸如小男孩們玩球和踢罐子的段落卻又是和小男孩們的主觀視角那麼貼近,因此或許可以說泰倫想要創造的是一種讓觀眾參與 其中的感覺。

 

然而我們很難說這樣的視角究竟是以什麼確切的身分切入的。因為這種手法毫無困難地聽到了每個角色的心聲,但泰倫似乎無意模擬上帝的無限之知,因為研 究過海德格哲學的他應該很清楚人是有限之知,要求總是要向著陽光拍攝的規則也讓我們透過他所營造的畫面感覺到上帝的存在。我們可以確定的只有那些他和攝影 師所約定的拍攝規則,有時也會被打破;所幸在藝術作品中想像力常常比邏輯上的一致性更重要,因此似乎也不必追問我們穿梭於角色間的內心世界其合理性為何, 因為泰倫所譜寫的一首首影像詩理應無意於絲毫不差地拷貝複製既存的現實世界及其自然法則。

再者,這樣的拍攝手法也許讓一些喜愛他舊作品的觀眾感到無法諒解,而他在復出之後卻尚未定下拍攝規則前所創作的《紅色警戒》(The Thin Red Line, 1999),或許可視為他早期與近年作品風格的最大公約數;而在近年的作品中,儘管這樣的規則在燈光方面因為種種技術限制而未能完全遵守,但在攝影風格上 這些規則的確讓他的作品更加純粹。而《永生樹》相較於之後的作品由於並未預設太多諸如塔羅牌或華格納(Richard Wagner)作品動機等冷僻的知識(詳見後述),因而也成為他最深刻而純粹的鉅作,並進而成功問鼎坎城金棕櫚獎。

華格納對於泰倫的影響

對於生與死的疑慮以致於追問不斷地出現在泰倫作品中的各個環節,或許也是因為如此以及家學淵源使然,使得他不僅熱愛以古典音樂作為配樂,其中華格納 的音樂在他作品中更具有關鍵性的意義。而且必須特別指出的是:華格納的最後一部作品《帕西法爾》(Parsifal)更是關鍵中的關鍵。

不只是《決戰新世界》中的開場與結束都使用了華格納最著名的連篇劇樂《尼貝龍的指環》(Der Ring des Nibelungen)序夜《萊茵的黃金》(Das Rheingold)開場的旋律,以藉此象徵生命的生生不息(其中開場印地安人在河中游泳的畫面和此配樂更是絕配),導演對於配樂的使用有時甚至承襲了華 格納對於音樂動機的用法,即要找到劇情的答案可能要在音樂中尋找線索。

 

 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愛,穹蒼》(To the Wonder)裡對於《帕西法爾》前奏曲動機的使用。該旋律的出現一定都是在有女主角的場景並且使用了三次,不免讓人想到《帕西法爾》中的Kundry: 她的精神狀態一直不是很穩定,因為她在耶穌背著十字架的路上嘲笑祂,結果受到詛咒永遠無法死去,直到帕西法爾的出現才獲得真正的平靜和救贖而辭世。當然這 樣的結局和《愛,穹蒼》是相反的,不過在片中依然預留了伏筆:當女主角被男主角遺棄時,孩子留下來了,並且隨著時間過去而長大茁壯。且如此一來也再次回到 了泰倫對生命不斷追問的終極關懷(註)。

而且對於《帕西法爾》熟悉的愛樂者一定可以馬上察覺到,這可能也是泰倫新作《聖杯騎士》(Knight of Cups)的重要靈感來源之一,因為該劇中主角帕西法爾最終成為了聖杯騎士,而整齣劇的要旨便在於純潔天真的他是如何從肉體的誘惑以及同為聖杯騎士的 Amfortas其厭世觀中歷劫歸來。細究導演為何晚近會對這齣歌劇念念不忘,或許是因為在《永生樹》後製剪接時,泰倫另一個胞弟克里斯也和賴瑞一樣以自 殺結束生命,但他卻是因為久病厭世,不禁讓人聯想到在《帕西法爾》中Amfortas也是因為傷口久久無法痊癒而同樣感到厭世,並因而萌生自殺念頭。

 

註:由於本文為概論性文章,故對於《愛,穹蒼》更完整的論述請見拙文〈愛,穹蒼(To the
Wonder):帕西法爾的另一個結局〉:http://belaludwig.pixnet.net/blog/post/55669602。

 

------

 

古典音樂配樂的使用

泰倫‧馬力克不只是對華格納的音樂和題材情有獨鍾,他出身於書香世家,其弟賴瑞甚至是西班牙古典吉他大師賽戈維亞(Andrés Segovia)的學生,因此當我們知道泰倫本身也是古典音樂愛好者,甚至在作品中大量配用古典樂作品,自然也不讓人意外。同樣作為古典樂迷,馬力克的電 影也曾發生過和庫伯力克《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導演與配樂間同樣的衝突,《2001:太空漫遊》配樂Alex North和庫伯力克合作時不但得先聆聽導演提供的參考音樂,在古典樂大師作品在前的壓力下完成配樂,結果最後做完電影上半部的配樂後還是被腰斬,電影的 配樂最後則被原本導演提供的參考音樂取代。而馬力克《紅色警戒》的作曲家漢斯・季默(Hans Zimmer)其創作篇幅也在電影成品中遭到相當的刪減,但比起Alex North的慘況實在是好太多了。

儘管庫伯力克的決策對於Alex North顯得不尊重,但他最後選擇用以搭配影像的音樂卻是十分具有前瞻性,且更加強該作品對人類起源的哲學式幻想感:例如他用理查史特勞斯(R. Strauss)以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同名著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Also Sprach Zarathustra)為發想的交響詩作為配樂,不只是畫面上帶來的震撼而已,片中最後主角成為嬰兒的結局,似乎也呼應了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的第一講中 提到精神三變的最後一個階段:即從負載著應然價值判斷的駱駝,先轉變成否定一切價值展現意志的獅子,最終將成為肯定自我價值的孩子。進入最後場景的時光隧 道時所用的配樂為匈牙利作曲家李格悌(György Ligeti)的〈Atmosphères〉,以一部1968年的電影能夠用1961年的現代音樂作為配樂,足見庫伯力克對古典音樂的品味及涉獵之深。

回到泰倫身上,當《永生樹》(The Tree of Life,2011)不但同樣被視為一部探討生命起源的作品,且同時也是以古典音樂作為主要配樂,兩相對照便可以發現兩人在風格上的異同:就音樂的涉獵而 言,在《永生樹》中的確比較少出現現代音樂(但在《紅色警戒》中就不是如此,片中兩大現代音樂作曲家艾伍士Charles Ives和艾弗‧帕特〔Arvo Pärt〕的音樂便擠壓了季默的配樂空間),可能是因為片中的詩意以及較不肅殺的風格,與現代音樂予人的聽覺感受不搭;但就音樂和畫面的搭配而言,馬力克 的確能在平凡中見真奇,無論是馬勒(Gustav Mahler)的第一號交響曲第一樂章,或是史麥塔納其交響詩《我的祖國》中的〈莫爾道河〉,都被他更挖掘凸顯出曲中象徵生命生生不息的氣息。

且當片中拍到那可能是象徵泰倫已故的弟弟賴瑞以及他的吉他時,很意外地泰倫沒有選用任何古典吉他曲,而是以法國巴洛克時期作曲家庫普蘭 (François Couperin)的鍵盤作品作為配樂,並將該曲改編給吉他演奏。也許是因為庫普蘭的作品風格之溫和徐緩,且法國巴洛克時期的鍵盤作品往往沿襲大鍵琴的演 奏傳統,樂曲被演奏得珠圓玉潤,觸鍵音色彷彿吉他般顆粒分明;也因為這樣的音色特點,該曲進而被泰倫用在配樂上。這個選擇不只是天外飛來一筆,曲子的風格 也和片中象徵母親那般柔和的溫情十分相稱。無論泰倫是否直接意識到這些演奏史的環節並進而操作揀選譜寫配樂,都無損於這樣的巧思,但在使用作為現成音樂的 古典音樂為配樂的領域上,和庫伯力克相比可謂是各見擅場。

自然與自由

克里斯汀‧貝爾(Christian Bale)在拍完蝙蝠俠三部曲以後,直言他總算可以回歸他最愛的獨立製片的懷抱,而此言一出,他隨即和泰倫馬力克再度合作拍攝《聖杯騎士》以及一部尚未命 名的作品。或許是因為泰倫晚近的影像詩風格,讓演員可以分別在拍攝現場以及錄音室盡情演出。而這樣的風格其實還是在說故事,因為詩也可以記載故事,而影像 既然可以成為故事的載體,因此當然也就可以有影像詩。或許泰倫的作品由於眾星雲集,反而往往使得劇情敘述的方式無法滿足一般觀眾的期待;但這何嘗不是一種 契機,畢竟藝術作品該如何表現,本來就不該被規定才有創新的可能。

值得在最後特別提醒的是:泰倫作品中的自由意志觀乍看之下的確會因為隨著知識的演進而跟著修正自由的定義範圍,且很多時候範圍似乎愈來愈小,最好的例證就 是我們對於基因知識的累積,愈來愈清楚有許多人格(以及進而的行為)也是受基因所控制;但這並不等於連帶否認了事物可以排列組合求新解。正如有限的音符卻 可以創造出無限可能的旋律一般,一方面,聲音作為一種物理現象因而不可能違逆物理學規則(例如聲音必須透過介質傳播),另一方面在音樂的世界裡,儘管前人 一直在創造難以超越的里程碑;但難以超越並非無法超越,藝術本來就是天才揮灑巧思的競技場,限制和助緣本是一體兩面之事,因為能力與智慧有限的人類既然不 是上帝,本來就不可能無中生有;且儘管物理性的限制無法違逆,但建立在物理法則上的人文世界裡卻絕非如此。這也是脈絡(con-text)的概念之所在: 在既有不變的事物上我們永遠可以建立起新的脈絡,至於如何建立,就端看個人的本事如何見縫插針遊走於其中。

或許是生命的課題對泰倫而言太過沉重,以至於他無意在他晚近的作品中藉由創作對人生提出尖銳的質疑或挑戰;但對於電影界的後進而言,他的作品自成一 派,在在鼓勵著創作者和他一樣在形式上勇於創新走出自己的風格。這樣的風格也許難以親近,有時也由於在作品中預設了背景知識因而難以進入,但這終究是一家 之言,而其中《永生樹》無論在內容或形式上的確也都是他的巔峰之作,因此作品永遠都在那裡,只待觀眾是否願意進入其所開創的世界。

而至此我們終於了解:在人文科學裡,「形式」一詞不如說是「方式」比較適切,因為這個世界並非先天就存在著如容器般為內容分門別類的形式,形式是人 類後天建構出的知識產物,而分類的方法一方面本來就會隨著人們對現象的解讀、以致於詮釋的不同,而有所思辨和爭論,另一方面知識的內容也不斷在擴充,並進 而影響到脈絡的建構。。

泰倫的創作歷程中間既然歷經二十年的蟄伏,重返影壇後的作品不但帶給電影創作一種嶄新的視野,同時也創新地透過作品實踐,驗證了他個人作為海德格後 進的哲學思辯,向觀眾展現了內容是如何能夠撼動形式,因而形式不是固定不變的。他的作品在智識層面上展現出的動能,與形式上的開拓,也體現了當代歐陸哲學 為何將藝術作品視為人文科學中理解世界的範例(exemplar),因為不被陳規束縛的藝術,其創新正象徵著人類理解的進展與拓深,進而表現出活在知識與 物理條件有限的人類如何透過理解和創作,邁向無限的可能。

arrow
arrow

    Yv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