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hs_of_glory_by_martinwoutisseth-d3ifhg6.jpg

 

(原文刊載於viewmovie: http://www.viewmovie.tw/columns/360

《光榮之路》、《金甲部隊》、《搶救雷恩大兵》......細數影史上的經典戰爭電影,不難發現一項有趣的事實:為何戰爭電影總是反戰居多?有人或許會回答:因為戰爭本來就是違反人性的,因此反戰電影之所以容易成為經典,正是因為其彰顯了人性的內涵。

但真的是這樣嗎?從本系列專欄的上一篇〈披薩的滋味:貧窮與戲劇背後的結構〉我們已經知道了思想實驗操作的方式;而透過這種操作我們可以想到一些和這個答案有所衝突的反例:例如像是八點檔的連續劇或是一些賣座的院線大片,往往都傾向於將戲劇人物「扁平化」,亦即塑造出明確的正派和反派;但從台灣愈來愈多的隨機殺人事件,讓主流民意中的一些人從支持死刑的立場逐漸發現死刑不能解決問題,進而發現社會問題背後的結構性問題的此一現象中,我們可以發現:同樣是鎖定主流觀眾為目標客群的劇種,賣座或成為經典與否的關鍵未必總是在於反映人性(讓我們針對這個問題先假設一部戰爭片如果是經典,那麼該片一定要是賣座的熱門影片;當然,此一假設未必適用於其他類型的影片),因為從愈來愈多的隨機殺人事件也有愈來愈多的人理解到,人性其實是很複雜的,很少有人天生就是純粹的壞人,即使他做了錯事,通常也不會是基於「因為那個人道德上墮落,所以他就做了這件事,就是『這麼簡單』」的原因;然而有許多賣座的電影卻未必有興趣探討這些問題。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這些反戰電影到底是為何會被人們視為經典呢?也許是因為在片中的角色處於一種內憂外患之中:他一方面要面對戰場上的敵人,另一方面則是戰爭的殘酷讓他體會到人性的險惡與陰暗面,而重點在於這兩方面都會製造戲劇張力,因此在戲劇性上「裡外兼修」的反戰者自然比好戰者更勝一籌。

而在分析了這個層面的問題以後,或許我們可以回頭對之前預設的問題做出更進一步的探討:那些將人物扁平化的八點檔或賣座大片,其之所以賣座是因為將戲劇性建立在外在的事件上;而與其說這樣的作品對人性沒有著墨,還不如說對人性的著墨或許還不夠深刻。畢竟在某些生活的片段,的確就存在著萬惡的上司、無能的政府……等族繁不及備載的「扁平」切面。但也許是因為經典是由一群喜歡在各種環節上追根究柢的人們所挑選出來的,而這樣的標準就某方面而言的確也是合理的,於是那些願意追問「為何這個壞人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作品,自然就比那些沒有涉及這些問題的作品更耐人尋味。

有趣的是,哪怕像是《黑暗騎士》這樣雅俗共賞的經典(儘管Wenders來台和侯導座談時適逢該片宣傳期,因此當時的他一直在消遣這部片),小丑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只是「我就是這麼壞」如此簡單而已;但或許正因為在這個環節上他還是回答了這個問題,這部片也才會是雅俗共賞的經典。只是江湖一點訣,說破不值錢,如此簡單的回答是否真的可以說服所有人?不同的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一定不會都是一樣的,其實連筆者本人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也都一直搖擺不定;而這大抵也是本文為何用了那麼多「或許」一詞的原因吧。


延伸閱讀:
〈政治的歸政治,藝術的歸藝術?〉
Nolan劇本上的一些缺陷:以《黑暗騎士》為例〉(此為舊文;如上所述,目前個人對於小丑為何是壞人的問題評價改採保留態度)

 

arrow
arrow

    Yv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