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照片是用手機照的所以有點糊,請多包涵@@)
當地的民風
這點大概是我去當地感到最舒服的一點,就是當地居民非常講究信用,並且對陌生人以及顧客都滿友善大方的,而且最重要的是,這種態度給人的感覺是很自然的;當然我這次前往的身分是旅客,和留學生以及當地居民長期居住的感覺會不盡相同,但以我目前去過旅遊的國家而言, 上述情況在比較之下還是成立的。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我住的地方不用鎖門!雖然當地是有管理員管理的居住品質不錯的公寓,但同樣的情況如果在台灣一般人應該還是不敢在自己的公寓不鎖門;當然這是管理員的要求,理由是這樣如果萬一發生火災時才有辦法急救。我自己是沒有試過偷轉其他戶的門把,看看他們是不是真的也沒鎖門;但是我自己有過出去門沒闔上,回來以後屋子裡的室友還在安然繼續睡大頭覺的情況XD另外提到對顧客的信任,我自己的經驗是當初買了City Walks的旅遊卡片書,結果買完以後臨時確定隔天要回國,但是書已經拆封了,但我拿到店裡店員還是很爽快地幫我退貨了 :D
再來當地養寵物的人也是很有公德心,我遇過幾次當地人遛狗時狗狗在亂叫,主人的反應不是「沒關係他不會咬人」,而是馬上噓狗狗要狗狗小聲一點;在我住的地方樓下甚至還設有寵物專用糞便袋的提供設備(不過我的一個疑問是:為何多倫多人那麼多人那麼喜歡在半夜溜狗?他們真的都不怕冷嗎XD)。
其他
以下是一些比較短的事項以及之前忘了寫的補遺。
當地的氣候
當地的氣候就是我最喜歡的乾冷,可以讓人腦袋很清楚。不過我會這樣想可能也是因為我在聖誕節前就離開了,還沒遇到下大雪的時候。乾冷的好處就是幾乎沒看到因為氣候導致的壁癌,還有就是餅乾不太需要密封也不會受潮變軟;對於不怕冷的人還是有一些缺點,就是靜電和皮膚龜裂,前者我常常在按電梯時被電到跳起來......後者的話我自己是不太保養,但是已經乾到皮膚裂開流血的程度了,所以到後來還是乖乖去當地的藥妝店買一些給乾燥皮膚擦的東西。
補遺
當地的路標和台灣的習慣是反過來的。例如當我在台北看到忠孝東路的路牌時,表示我面向那條左右方向的路是忠孝東路;但是在Toronto時如果我看到Yonge S.,則是表示我面前往前方這條路是Yonge St.。我剛到的時候自己去找CBC的Gould景點時,因為沒有搞清楚這點所以就一直鬼打牆......另外在當地的路上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黃衣人騎著腳踏車,那個就是他們當地的警察喔。
除此之外當地的珈琲廳也是相對便宜很多。我這趟去有滿大的重點是放在練英聽上,所以除了跟店員還有路人聊天以外,另外還滿常坐在珈琲廳裡一邊做自己的事,然後累了就聽身邊的人在聊什麼。印象中我去的Second Cup Coffee以及Tim Houston's都很便宜,前者我單點過非珈琲的飲料,好像只要2元左右;後者則是我曾經在那裏用餐,也是在10元以內就輕鬆解決。然後因為當地天氣比較冷,所以我到那裏以後有養成早上起來泡珈琲的習慣,而我當時買的是Starbucks的即溶冰珈琲,我回台以後路過Starbucks有看了一下,看到類似包裝但是是不同口味的即溶包,但價錢依然是Toronto這邊比較便宜。附帶一提的是,由於Häagen Dazs也是這邊比較便宜,盒裝四隻裝平均下來稅前一隻不到2元,所以即使天氣再冷我還是買了一盒回家啃XD
然後值得一提的是,當地的房地產公司非常的少,至少我去那裏只看到一家21世紀。但其實也有可能是台灣太多房地產連鎖店了......但每個國家主流的價值觀不同,也會造成供需以至於市場上的影響。我還記得我去distillery district時,因為已經是傍晚了,而有一家店由於是六點關,我剛好在六點左右路過,店員就很自然親切地問我是否要進來逛逛,但是他已經要下班了;我的回應是我只是隨便看看,所以不會影響到你的下班時間當然是最好的。這種對話在台灣大概很難發生吧。
最後要補充的是,這邊由於英語和法語都是官方語言,所以所有的產品都會同時附上英文及法文說明;這對有在學法文的人來講真的是滿方便的,可以迅速透過英法對照學習不會的部分。然後我在這邊一天到晚在路上聞到大麻的味道,所以在這裡大麻應該是合法的,我自己是沒有試過,不過想吸的人可以考慮來此觀光XD
疑問
1. 當地路邊有許多這種五顏六色的方形筒子,除了最右邊是郵筒以外,其他的是像破報筒之類的東西嗎?其中一個紅色的應該當地的報紙Toronto Sun,所以其他的應該也是報筒;不過筒子的數量好像有點太多了,以至於有點不習慣XD
2. 為何Toronto這邊的職業運動不選擇龍貓或是黑鮪魚當他們的吉祥物,這樣的話他們就會有Toronto Totoros還有Toronto Toros隊了XD
反思
這次出國以後,我才知道我自己天生個性以及受到的教育使得我是多麼的西化。其實在台灣一離開台大校園,常常會有種格格不入的感覺;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我的興趣和我長期都待在校園裡有關,但來到這邊以後我發現事情未必只是如此。如前所述,這裡非常講究信用,扣除掉天生的語言障礙(畢竟藝文方面的語言非常講究語感,這也是為何我到當地不敢看劇的原因)除了地鐵有尿騷味且有很多舊報紙以外(但這裡的市場卻又達到最高規格地面沒有一滴水,這點真的很奇怪,我在想是不是因為地鐵可以吃東西,所以會有醉漢在裡面不小心尿出來......),對我來說真的是沒什麼好挑的。這裡的服務業給人一種自然的親切感,有好幾次店員很主動地上前很自然地給予詢問和幫助,但是就像前面所說的,他們會在職權範圍內自願把工作做好,但如果超出工作範圍,他們就會直講這會超出他們的工作時間和範圍。對我而言這種公私分明把事情攤開來好好講清楚的態度是我最能接受的,我也不會就這樣覺得他們的服務業不專業(當然我想我的標準比較不是奧客的標準);相反地那種自然的感覺讓我感到比較自在。
夜不閉戶大概是我這次去最大的震撼。即便這個現象沒有遍及全多倫多甚至全加拿大,但至少我住的地方真的就是行得通。這對於一個標榜仁義道德等價值觀卻一直都做不到的民族,或許可以從根本上想想看為何這樣的呼籲反而成效不彰。而且這種互信感可以讓人感到社會契約的存在以至於個人和社會的良性關係,亦即這個社會能夠程度仰賴於社會內公民之間的彼此信任,而且信任愈高可以讓許多不必要成本愈低,甚至在心理上的舒適感也提升許多。
當然華人社會裡也並不是沒有好人,只是這牽扯到另外一個問題:華人社會的價值觀很明顯比較不講究大方地表達自我。我在台灣路上當然也會遇到有禮貌的行人,但讓我感到最多善意回應的是在這裡的溫蒂遇到的一位陌生人,我只是主動讓路給他,他給我的大方微笑我到現在都忘不了;同樣順手給陌生人方便的行為,在這裡也會得到比較多聲的感謝作為回饋,更誇張的是因為這次是我第一次一個人出國,所以我看到海關難免有點緊張,但事後回想起來其實他們的海關根本也是非常客氣的。或許華人只是不願意說出口,但這在外顯的行為上太容易和視之為理所當然混淆了。其實我自認為還滿就事論事不太會崇洋媚外的,但對於一個喜歡直接表達自我的人,華人社會真的是滿壓抑又容易充滿許多不合理的偏見的,大概是人與人之間沒有好好溝通,結果往往都只是淪為拿自己的標準當作普世標準的老毛病;說真的要不是興趣是在表演藝術這一塊,還有朋友大多都是台灣人這點,否則還真的還滿想好好考慮換地方定居的問題......
但是好壞總是透過比較得到的。以前不會覺得台灣簡直是美食天堂,但自從出過國以後,在台灣真的覺得只要花少少的錢就可以享受到各式各樣的美食,這點實在是太感人了,有好幾次我只是吃個滷肉飯還是排骨飯,當下就感動得說不出話來......
不過我還是很懷念在Toronto的那半個月,希望這輩子還有機會可以再去,下次一定要把City Walks的景點都去過,還有去聽bar裡的現場演奏,這次去沒有真正地跟當地人結交也是我最大的遺憾之一,下次希望能成功,然後也希望把版圖拓張到Montréal以及北美地區囉~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