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food, inc.  

   筆者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看到這部紀錄片,而這片無論在內容的鋪陳上或是鏡頭的拍攝上都相當地具有水準,而恰巧最近台灣正為了美牛事件吵得沸沸揚揚,儘管這部片並沒有直接涉及關於瘦肉精的問題,但卻可以讓我們看見美國的食品工業的製造過程以及在政策方面的影響,也因此可以讓我們旁敲側擊到美牛事件是在甚麼樣的環境因素下促成的。

    當然筆者希望盡量能夠盡量詳細分析,而進一步提出任何所能想得到的問題,無論是對美國食品業有利或有害的疑問;也因此歡迎任何正方或反方的立場繼續回應。而在對本片拍攝的題材開始進行介紹和分析之前,由於本片的拍攝手法相當高明,且這也是吸引筆者注意這部片一開始的原因,因此在這之前筆者先介紹這部片的拍攝手法。而對本片有興趣的觀眾,除了可以在一般的市面或出租店找到這部片以外,日前公視也已播放這部紀錄片並且將全片放在youtube上,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直接點閱;但由於本片拍攝手法高明,筆者依然強烈建議有興趣的觀眾可以觀賞至少是DVD畫質的版本(本片甚至有出版藍光版本)。



關於這部片的拍攝手法

    儘管這是一部紀錄片,但大致上仍然可以視為是一部以傳統手法拍攝的紀錄片,也就是以第三人稱的角度去拍攝這部紀錄片;可能會引起的疑問是這可能會造成假客觀的問題。就某方面而言這部紀錄片在採訪的過程中有極力克服這個問題,但唯一的障礙卻是美國食品業本身:所有的相關企業都拒絕接受採訪,且要求所有被採訪的相關下游廠商如雞農必須保持沉默;對於往往持自由貿易的資方,在此時卻選擇一個反對資訊自由流通的立場這無疑是自打嘴巴。

    而既然採取了以第三人稱拍攝再加上旁白解說的手法,就某方面而言由於在紀錄片中可以被直接強調的我方立場被淡化了,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採取的鋪陳手法之一便是把要採訪的題材或對象描述為一個故事;而本片在題材陳述的次序安排上,便很聰明地成功地塑造了類似劇情片的劇情起伏:一開始先拍攝美國食品在超市中光鮮亮麗的樣子,之後再開始慢慢一步一步接著揭開這層光鮮亮麗的外表下不為人知的祕密,而在鋪陳的中段引入有母親的兒子Kevin因為吃了含菌牛肉的漢堡肉而致死的採訪,以作為整段紀錄片鋪陳的高潮;此外也在劇情的推演過程中,交錯放入採訪有機食物供應商的訪談,以形成正反立場互相辯駁的情景,好讓整部紀錄片的立場更為牢不可破(儘管食品工業從頭到尾都拒絕訪問)。

    而在拍攝手法上,本片的導演Robert Kenner相當成功地運用了影像和旁白交錯輔助或是加強效果的功能:例如當講到美國食品工業的規模之大時,此時在畫面上的畫面往往是從空中俯拍整片食品工廠的驚人幅員(也因而旁白強調這是工廠不是農場,尤其是其中的管理方式);此外在其他紀錄片也比較常見的拍攝手法是:當講到例如工廠中的雞隻過肥而導致有無法站立的問題時,此時的畫面就會是雞隻無法站立,或是牛隻因為生病而得用堆高機直接鏟走的畫面。此外在影像資料的交錯使用上本片也顯得非常講究,所有歷史畫面或是從工廠監視電視所拍攝的畫面,都會是4:3而和本片的規格16:9有所區隔,以藉此製造出畫面的變化,並透過此一手法讓觀眾了解到美國食品工業形成的歷史(例如片中就有麥當勞兄弟發明把餐點送上車的歷史畫面)。


關於這部片所涉及的相關議題分析

    筆者和這部影片的導演以及一些被採訪的對象都不是素食主義者,然而可以被觀察的現象依然得被如實地描述出來,且既然觀眾不是作者,只要深思熟慮往往不可能百分之百贊成作者的論點與論述,因此筆者在這裡把這片所觀察的陳述內容以及所衍生的個人疑問整理出來,但範圍僅限於本片以及一些日前接受的資訊和新聞(因為筆者同時也不是有機食物愛好者,平時並無收集相關資料的習慣,而只是針對所觀察到的問題本身做陳述)。

1. 食品工業反對資訊透明的立場站不住腳

    這個立場已經在前面提過了;這個立場無論從甚麼角度而言都經不起考驗,除非持自由貿易立場者沒有意識到反對資訊流通是自打嘴巴的行為,故在此不再贅述。唯有值得一提的是:當有機食品廠商提到他們給人的印象是比較不衛生的,但結果送檢的結果含菌量卻遠低於食品工業所製造出來的產品數十倍,食品工業竟然沒有以這段影片為證控告影片拍攝者以及被採訪的對象(因為如果這不是事實就是毀謗),因此雖然該有機食品廠商的言論在片中並未進一步加以佐證,但筆者原則上相信這段言論屬實(因為食品工業不會放棄任何控告的機會,詳情請見本片其他段落)。而美牛事件中專家不願公開姓名也同樣犯了這個問題。

2. 美國食品工業政商勾結嚴重

    這又是一項嚴重影響自由貿易精神而令人不齒的行為,如果我們把自由貿易定義為:能夠完全透過自由貿易,讓貨品自由競爭,使得消費者能夠在價格和商品品質這兩個變因之中做出一個最好的選擇。如果能夠徹底實踐這樣的定義,就某方面而言是非常站得住腳的,這情況有點像招生入學完全採取筆試一樣,儘管此一方式是否真的可以實現教育的目的是可以被質疑的,但單就篩選學生的過程中,這樣的方式乃是採取了某種客觀的方式(寫對就一定有分而沒有因人而異的問題)這點卻是沒有疑慮的;完全徹底實行的自由貿易,就某方面可以視為鼓勵同樣價格下品質較為優良的產品勝出,而產品怎麼樣才叫做優良,則交給消費者自行決定;這樣的主張有好有壞,但此一主張無法否認地具有一個優點:至少優良的定義不是交給某個特定的第三者武斷地決定,並進而影響市場。

    然而就算貫徹實行上述的立場,都不可免地有所爭議了;實際上的美國食品工業,甚至根本沒有達成真正的自由貿易,而且不斷地利用各種小動作影響政商關係並且制定各種妨礙自由貿易精神的法律,在此列出片中所提到各項法案:

(1) 首先:在美國種植玉米有法案補助,使得售價低於生產成本,而這些被法案補助的玉米又傾銷到中南美洲,使得當地的農民因為收入減少而不得不轉行,其中有相當多的人便成為美國食品工業的非法勞工,但是食品工業的高層在僱用這些可以任意使喚的非法勞工卻從來未曾遭到逮補,有的只是零星的小規模逮捕非法勞工的行動,但警方這樣的行動本身遭到相當大的質疑,有人懷疑逮捕行動沒有擴大是為了避免使生產線的運作受到影響。筆者的立場是:由於從來沒有高層被逮捕過,因此這樣的推論雖然不是百分之百,但仍然具有相當的可信度;

(2) 再者,在某國有些州甚至有禁止毀謗食物的法案,美國媒體名人Operah(歐普拉)甚至因為在節目上提到他再也不敢吃漢堡了,就因此訴訟纏身;儘管最後歐普拉勝訴,但此舉依然有殺雞儆猴的效果,因為一般人根本無法和大企業對抗。而且更根本的問題是:為何一個公民不能在公開場合說他不敢吃讓兒童致死的漢堡?這樣的言論所觸犯的法律背後的道理何在?

(3) 獲選為2011年最惡劣公司的Monsanto(孟山都)嚴禁農民保留種子,而且就算不使用該公司的基因改良種子,如果隔壁農地的種子使用Mosanto的基改種子,一旦農地遭到汙染時,該農地的農民卻須證明他沒有侵害Monsanto的專利(到2008年美國有九成的大豆含有Monsanto的基因專利)。然而這段大概算是本片立論比較不清楚的段落,因為這些事實聽起來非常違反常理,因此合理的鋪陳方式之一是:解釋清楚這些法令形成的過程,並指出這些法令為何不合理。或許本片在製作過程中沒有想到的情況是:就是因為這些法令太不合理了,以至於直接陳述出來會顯得讓人感到有點難以置信。

3. 美國食品工業為維持低生產成本而犧牲消費者健康

    在片中指出兩點非常強而有力的指控:

(1) 只要餵食牛隻五天的草飼料,牛隻體內的抗酸的大腸桿菌數量便可減少八成左右;但由於草飼料的成本比玉米飼料要來得高(這可能也是為何美國牛會比較甜的原因,因為肉的甜味來自基改玉米的甜味,情況有點像是人蔘豬吃起來應該會有人蔘的味道),因此美國食品工業依然沒有讓牛吃五天的草;而他們處理那些含大腸桿菌的漢堡肉的方式是:用氨消毒。

(2) 此外還有一點絕對是在食品工業化後才會變得顯著的問題:由於農場的牲畜密度過高,而導致兩個情況:第一,牲畜容易踩到排泄物,如果其中有受汙染的排泄物,傳染便很容易散布開來;第二,因為屠宰工廠要求高效率,所以工人在屠宰過程中身上往往沾滿牲畜的血和糞便,而這相當可能進入到食物鏈裡,且其中只要有一隻牲畜是受到汙染的,由於工廠體系龐大,受汙染的肉便會混和在其他的肉裡,而將病原散布出去。


一些疑問

    儘管這部紀錄片絕大部分的觀點和陳述都非常強而有力,但筆者仍然有一些疑問,最主要的是以下兩點:

    一般對於基因改良食品的印象是可能會導致一些結果,例如原先生態的失衡(像是除草劑會導致可以抗除草劑的雜草),或是一些讓人感到非常驚人的結果:例如基因改良的大豆本身也可以抗除草劑;這些事實聽起來是滿嚇人的,但是可能是因為報導篇幅受限的關係,單就這片紀錄片或是一般的文章頂多只提到實驗結果,但並未明確陳述產生結果的機制究竟為何。因為大豆本身可以抗除草劑聽起來的確是很可怕,但是吃下這種大豆會導致何種結果卻又是另一回事,畢竟抗除草劑基因並不等於藥效更強的除草劑。

    除此之外,因為並非所有的人都具有相關領域的知識背景,因此透過所學的基礎生物知識,可能會衍生的疑慮是:許多不同的基因彼此之間不是各自獨立的事件嗎?假設有人更改其中一節基因而沒有影響到其他地方,那麼副作用究竟是如何產生的?是因為更改者以為自己沒有造成其他的影響但其實是有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確切的影響發生機制究竟又是甚麼?一般訴諸的論點往往是:大自然是很奧妙的,人以為可以不造成其他的副作用但其實事實往往不是如此;這樣的說明當然合乎事實,但是只要進一步地去想,就會發現問題的癥結還是沒有被點出來。


    儘管如此,這部紀錄片依然是雅俗共賞,且絕大部分的論點都十分強而有力,因此在這裡推薦給大家。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食品 monsanto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von 的頭像
    Yvon

    用一部片尾的時間

    Yv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