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斯基(Polanski)晚近的新作〈今晚誰當家〉(Carnage)其實是改編自法國當代女劇作家Yasmina Reza的作品《殺戮之神》(The God of Carnage),而後者筆者有幸曾經在前年的台大暑期劇展中看到演出,這齣劇作實在是筆者近年來看到最好的舞台劇作品之一:獨幕劇配上簡明的舞台陳設,角色不多但卻透過對少年霸凌事件的調解,刻劃出四個不同的成年人在社會化後的野蠻之處。當初在觀賞舞台劇原版時,筆者看到結局時當場抱頭慘叫,但是在觀賞電影改編版時卻找不到這樣的魅力了。細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波蘭斯基在改編此一作品時,由於未能善用電影語彙,而使得這部電影儘管在細節上並未原封不動搬上螢幕,但是卻因為照本宣科而又喪失了舞台劇臨場的震撼。
首先,這齣獨幕劇在其中一個家庭的客廳中上演。而在改編成電影版之後,主景同樣在落在一個家庭的室內空間。然而這樣以單一主景為題材的電影,在影史中早已有一個巨大的里程碑,那就是希區考克(Hitchcock,之後簡稱Hitch)在1948年的作品《奪魂索》(Rope)。相較於Hitch當時膠捲一捲不超過十分鐘,但卻能夠在這部片中挑戰一捲到底不剪接的高度難題,使得這部同為改編戲劇作品的密室殺人案電影成為影史經典之一。反觀(?)〈今晚誰當家〉,在場面調度上則顯得稀鬆平常,不禁讓人感到失望。
而這個在剪接上的問題也出現在同樣的環節中。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茱蒂佛斯特(Jodie Foster)在故事的中後段開始呈現歇斯底里的狀態,但和其對戲的演員卻顯得一派輕鬆。或許導演在這裡是想呈現出一種荒謬的對比,但是筆者在觀影的當下感覺到更多的是突兀和格格不入;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這些對話大多採剪接兩人畫面對跳的方式,較少有兩人放在同一個畫面對話的段落。這樣的剪接在拍攝時或許是比較方便的(例如明星檔期喬不攏所以分開拍攝之後再剪在一起),但如此一來由於分鏡過於單調,使得假使導演真的想做出一種突兀的風格,未能透過剪接技巧上的對比來凸顯這種荒謬的問題似乎就很明顯了。
除此之外本片在改編上也未盡完美。在原劇作中,故事直接從兩對夫妻的對話展開;但在電影中,則先以帶出兩個小孩爭吵的畫面。然而對筆者而言,爭吵的事實為何根本不是本劇的重點,重點在於透過這件事兩對父母逐漸露出令人可憎的真面目;因此取消改編後額外增加的畫面可能是比較好的做法,在主題以及場景上也將更加集中。
再者,當原作從戲劇改編成電影時,可以善加利用的一點是透過畫面的選擇來建立象徵或隱喻;而場景既然在身為藝術工作者的角色家中展開,廠景中牆上的畫作其實是導演可以大作文章之處;但在片中卻未能看到導演對此有多加著墨,於是在劇中對白提到的那些畫家作品在改編成電影後,依然未能帶給觀眾預期中的視覺意象。
然而讓筆者感到最可惜之處在於結局,這個作品似乎宣告了舞台劇無可取代之處。在筆者所欣賞的台大暑期劇展中,舞台是由類似兒童遊戲間的球球大量裝在櫥窗內構成的,而在劇情邁向結尾爭吵到達勢無可挽時,舞台燈光一變且櫥窗內的球球也隨之崩落,舞台上的所有角色也都原形畢露掐住對方的脖子聲嘶力竭地咆哮,非常簡單扼要地點出了這場口角是有多麼可悲,人性最原始的一面有多麼作噁。但是,電影版的結局就停在其中做為律師的男角的手機鈴響聲,其戲劇效果根本是天差地遠。當然電影本身會有寫實和非寫實拿捏的問題,這樣先天上的限制可能會使得在這個作品的這個環節上較難發揮,但導演竟然選擇了一個最沒有效果的畫面來作為本片的結局,這實在不只是讓人感到扼腕足以形容。
儘管說了那麼多,但嚴格說起來這個作品的電影版還是可以欣賞的,只是可觀之處都是在演員的演技以及原劇作本身的才華上(就別提剪接對演員演技效果所打的折扣了...)在台灣還沒有正式譯本且搬上舞台前,這似乎是台灣觀眾極少數可以目睹Yasmina Reza作品精彩之處的管道之一。這麼一部精彩刻劃野蠻的文明的作品實在是不看可惜,希望今後有機會可以看到Reza的作品在台灣的舞台正式上演;而波蘭斯基作為一個坎城影展最佳影片得主,似乎也應該想想究竟要如何跨越Hitch所建立的里程碑,以及如何更能將原劇作改編得更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