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想以一個網路上有網友曾經提出過的說法作為開頭:
配樂用管弦樂團效果會最好
(沒記錯的話大致上是這樣應該不會差太多)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這種說法當然是有問題的
但是依然有指出一點重要的概念
就是管弦樂由於編制大聲部和樂器都多
所以能表現的幅度和差異都比較大
能夠塑造的氣氛也比較多元
(當然這是不考慮當代電子樂器的情況)
不過比較多元不代表能取代全部
在此我們必須回到之前引用Bavouzet對聲音的分析
之所以會一再引用
是因為他在那段話裡等於是對聲音做了成熟期Husserl的現象學式分析
亦即對現象做了精確的分析和描述
他說:
在1980年代,那時學電子音樂沒有現在的電腦數位科技,我們必須以類比
方式製造聲音。藉由這個過程,Maiguashca教導我準確地分析「聲音究竟
是什麼」-音色、音高、長度、音量與方向。(《遊藝黑白》(上),p.149)
從這段引文我們可以發現
管弦樂團再多元之所以無法取代全部
是因為它在音色上必然無法取代其他非西洋古典音樂的樂器
再進一步地
我們從音樂中最基本的元素推到比較比較複雜的層面
亦即由這些音所構成的旋律、節奏和和聲以致於調性
很明顯地西洋古典音樂都無法完全囊括這些概念中的所有內容
Bartok甚至也在他的論文中提到
西洋古典音樂一些非民族樂派的作曲家
在哪些作品中自然而然地就採用了民俗音樂素材
然後我們再把音樂放到從配樂的層次去思考
想想看觀眾坐在大螢幕前
對於所聽到的配樂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筆者想到其中一個可能的答案是:
由於一般的觀眾大多都是流行音樂愛好者
或者是只偏好於某些類型的音樂
畢竟要精通所有類型的音樂真的很難
目前似乎也沒有任何人可以辦到
因此不同類型的音樂對觀眾而言
所以類型之間的差別是非常鮮明的
而同一類型的音樂內不同作品或演奏間的細微差異
則是資深愛樂者喜歡玩味之處
除非像是音樂人物的傳記電影
否則不太應該期許觀眾在看著影像的同時
也能立即察覺到這些差異
所以管弦樂團的確是傳統樂器的演奏類型中最豐富的類型之一
Mahler的作品即為明證
但是別忘了即使是古典音樂
也都一直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向其他類型的音樂取材
而且即使取材過後的作品
也勢必產生新的風貌而無法完全取代原素材
但也因為如此
音樂和配樂一直是一塊值得愛樂者或專業配樂人員玩味或挑戰的領域
而且這個挑戰是不會有結束的一天的
願大家共勉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