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px-Pasolini_Gospel_Poster.jpg  

    並非所有的題材新拍的版本都能像諾蘭(Nolan)的《黑暗騎士》一樣廣受好評,因為藝術不比科技在技術上可以累積,導演的天才往往是決定性的因素之一。相較於幾年前上映後便讓有些人決定在觀賞後受洗的電影《受難記》,筆者雖然當時也到了戲院裡看了這部電影,但相較之下筆者更為欣賞帕索里尼(Pasolini)所拍攝的《馬太福音》。

    這或許會讓有些人感到吃驚,因為他正也是《索多瑪的120天》的導演。但其實這並不影響他拍攝一部好的福音題材電影,就好像虔誠的人有可能口才好或口才不好,這或許會讓他們在傳教時順利的情況有落差,但這在相當程度上並不影響虔誠這件事,在這裡只是情況反過來而已;也是因為如此,所以亞里斯多德(Aristotle)才會說能夠寫悲劇的人同時也能夠構思喜劇,而在這裡則同樣適用在題材是否具有宗教性。

    儘管筆者在看這部電影時已經是幾個月前的事了,但片中的幾個處理方式仍然讓筆者印象深刻。除了透過剪接此一基本的電影手法來塑造神蹟以外,對筆者而言帕索里尼還有幾個地方的處理令人印象深刻:

1. 首先是關於耶穌佈道的段落,在此場景不斷地變換,但耶穌絲毫不受到場景的影響而繼續佈道以藉此營造權威感;

2. 其次在題材的選擇上,帕索里尼選擇拍攝全本福音,而在耶穌受刑的段落時,他也將門徒不肯承認認識耶穌之後私下哭泣的段落放入片中,在在呈現出身為人的脆弱感,而同時和耶穌受難的處境做出對照;

3. 耶穌受難時場面完全不用暴力的方式去強調受難的概念。對於一個非教友而言,晚近拍攝的《受難記》中那些暴力的場面實在太容易失焦了;但這並非聖經本身的問題,而是導演選擇從甚麼角度去切入詮釋聖經,較新的版本其導演梅爾吉勃遜(Mel Gibson)無論在擔任演員或導演時都非常沉浸在暴力中;相較之下帕索里尼則是冷處理,讓耶穌默默地承受這些痛苦,而最血腥的畫面也被控制在只有一個鏡頭,即被釘在十字架上的畫面。會說是「控制」是因為被釘在十字架上至少需要三個釘子,但帕索里尼只用了一個畫面,且該畫面直接拍攝手部被釘下去的樣子;此一畫面其實具有畫龍點睛的效果,因為一來觀眾同樣可以感受到酷刑的壓迫感,但這個畫面便是壓迫感的最高點,而不會有由於暴力場景太多而讓觀眾感到疲乏的問題;

4. 最後十字架被豎立起來的拍攝方式亦值得注意。十字架豎立時是採正面拍攝,因此在十字架被豎起來的過程中,觀眾會感受到類似十字架迎面而來的氣勢感;換句話說,這個畫面不需透過任何額外的言語,就已經告示了誰才是真正的正派。

    這部作為影史上最重要的電影之一的作品,讓筆者雖然不是教友,但也由於其精煉的手法而深受感動,因此在此強烈推薦給所有的教友以及影迷,雖然聖誕節已經過了,但是這部電影永遠都會是一部值得觀賞的好作品!

arrow
arrow

    Yv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