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hler9.jpg

 

這篇是我在寫論文寫不下去時土法煉鋼寫成的
所以用了一些我自己習慣的區分
講法難免比較不正式
請各位多多包涵...囧
(以下為正文)

 

(音樂檔僅供方便閱讀參考用,如有侵權請告知,我會立即刪除。又所有附有秒數之文章也已附上試聽檔供各位閱讀時參考。)

 

由於這個樂章開頭的三個音構成的音型真的太重要了
所以在此特別以a.表示之
而且這首曲子充滿了這個音型的變化

然後這個樂章我習慣很簡單地分成三個部分
亦即快-慢-快
相信聽過的人應該也都聽得出來
一般的詮釋也都很強調這三段在速度上的差異
以下將以I. II. III.表示
其中I.到II.之間有一個鈸聲很明顯
(BPO: 5:54; GMJO: 47:08)
然後III.的開頭之處應該是以長號強奏以a.為開頭的旋律作為主聲部
(BPO: 9:53~9:56 ;GMJO: 51:04~51:07)

而我剛剛隨意地翻了一下譜
沒看錯的話發現III.的地方中間有一個presto
(BPO: 11:52; GMJO: 53:04)
就標在會加速的地方之一
所以presto之前和之後以下分別以III'.和III''.表示

原則上這幾段的速度變化
幾乎每一個版本都作得很清楚
但是如何讓詮釋富有意義
以致於能夠順利地銜接上終樂章
並且讓這個樂章在整首曲子中意義是連貫的
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我認為Abbado在這個樂章有達成我心目中的這個目標


原則上Abbado在速度的變化上尚稱明確但不誇張
我認為這在詮釋Mahler上會成為一個非常好的優點
就是可以在完善地表達曲子藉由速度改變所象徵的情緒轉折
但不會因為速度落差太過誇張而使得這些情緒轉折太過突兀
而讓有時候讓曲子有被切斷的感覺
而且Abbado有可能是有意識地如此詮釋
就算沒有
在聽覺上還是滿容易讓人有這樣的感覺
BPO版中從I.到II.的地方
Abbado不但沒有刻意製造速度上的落差
使得聽起來這些情緒轉折沒那麼突兀
且此處的鈸聲在BPO版有稍微壓低
透過漸弱的方式讓該處轉折得更為自然

 

那麼Abbado如何使得這個樂章的情緒能夠連貫到終樂章呢?

我在談Abbado詮釋Mahler五號終樂章時有一個論點
即Mahler常常會用一些特定的樂器在一些關鍵時刻象徵某些特定的意涵
這個說法在這個樂章裡依舊說得通

請注意II.的一開始有一段小號獨奏
從我的論點來看
這邊或許可以視為是Mahler透過小號來獨白
在這裡這段獨白要表達是有點惆悵的口吻
而且這個樂句的結尾聽起來應該是a.的相反音型
(這裡不確定 有空再對譜)
之後a.也會以各種變化出現在II.的弦樂和木管之中

附帶一提的是
也難怪CSO某屆很有名的首席說(我忘了他名字)
演Mahler交響曲比演任一首小號協奏曲都還要過癮
因為一來有名的小號協奏曲並不多XD
二來至少在我已經探討的樂章
小號真的都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話說回來
但一般人似乎比較少提到小號在III'.象徵的意涵
我看GMJO版鏡頭在該段也沒有特別去捕捉小號演奏的畫面
不過這邊真的比較難注意到
就是這段大致上是以樂團齊奏為主
但是中間有一句旋律是法國號和小號先後演奏出a.
(BPO: 10:48~10:56; GMJO: 52:00~52:08)

而Abbado每次詮釋到這一句的結尾時都會特別強調
當主聲部輪到小號的時候
他都會把速度都會稍微放慢
GMJO版演到該處畫面也有顯示他指示小號要把表情做出來
其實這是他的重要演奏習慣之一
就是他覺得重點的地方他會視情況稍微把速度加快或減慢
但絕對不是會刻意地放大製造太過誇張的落差
而在這個樂句中他非常地講究句讀和呼吸
只要自己試著用Abbado詮釋這句的方式跟著唱一遍就會知道
Abbado讓小號在這裡更加明確地表達出一種痛苦掙扎
甚至是有點喘不過氣的感覺
而不會只是大聲而只表現出聲響上的刺激
或者甚至只是隨意帶過
其他指揮有沒有注意到我不是很清楚
但以我聽過的其他版本
好像這個地方都沒有像Abbado在詮釋上明顯地有那麼多著墨

這裡Abbado的詮釋我認為非常重要
因為這樣的詮釋方式會把從I.到II.累積下來複雜的情感明確地表現出來
對我來說這個樂句幾乎是III'.的重點
而且這個樂句的前幾句小提琴和木管乍聽之下是一派輕鬆
沒想到接到下一句先藉由較長的下行和上行的音階各演奏一次以後
竟然引出我提到的這個樂句
而它和之前長號把II.打斷進入III.的旋律開頭同樣都是由a.所構成的!
我認為Abbado很可能也有注意到這一點
否則他在BPO版不會只減弱I.進入到II.之處的鈸聲
卻沒有同時也把II.進入到III.的長號強奏給減弱
因為這兩個段落的情緒起伏方式是不同的
I.到II.是進入內心的獨白
把鈸聲音量壓低可以讓人聽起來感覺不那麼精神錯亂
但是II.到III.的長號強奏等於是硬生生把獨白給打斷
儘管這個樂句的開頭在I.時已經出現過很多次
甚至根本就是這個樂章的第一個樂句
而且也是由小號演奏的
但這個樂句在經歷II.之後並且作為打斷II.的角色
使得它在I.和III.出現時的意涵真的差太多了
所以a.應該可以視為是貫穿I.和III.並塑造對比的重要樂句
I.的其他一些旋律的確在III.也有出現
我想情況應該是一樣的
這是為何I.和III.乍聽之下會那麼像的原因
話說回來
Mahler在這個地方突然要求長號強奏
我想正是要營造出讓人感到錯愕的感覺

 

而在這之後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演奏了不止一次下行的音階
(最後一次有沒有低音提琴我沒有很確定 要翻一下譜)
這邊又和五號終樂章情況一模一樣
只是在九號第三樂章這個下行音階之後還有後續的旋律
但我認為這和我的說法並不衝突
我是把那些後續的旋律視為有點像是點綴的效果
這些效果和下行的音階聽覺上並不衝突
話說回來
大提琴最後一次出現下行音階以後
這個音階作為一個段落的結束
Mahler更明目張膽地讓許多下行音階和a.的相反音型出現
(說相反其實不是很準確)
而在進入III''.之後
a.更是大量出現
甚至弦樂又演奏很多次相反的音型變化
快到結尾時長號也又演奏了a.好幾次
很明顯的是要靠不同的旋律但同樣的音型變化
把對比和衝突塑造出來

所以如果沒有注意到我提到的那個樂句小號的部分
很容易會覺得I.跟III.是差不多的
而且如此一來對我來說就會無法聯想到
在這裡Mahler其實表面上想要呈現I.的感覺
但暗地裡是想要藉由這個樂句表達經歷過II.後的感覺
並透過兩者的結合作出情感上的矛盾和衝突
再者如果這裡不強調出來的話
II.聽起來感覺就會跟I.和表面上的III.沒啥關係
而Abbado的詮釋等於是讓這一句提升到畫龍點睛的地位
讓人不得不注意這個旋律在III.的重要性
並且因此和I.和II.的開頭呼應

 

無論Mahler本人意識到與否
這都是為何他的曲子常常聽起來給人一種五味雜陳的感覺
在五號的終樂章我也指出有同樣的情況
這兩個樂章對我來說都必須把曲中的衝突面明確地表現出來
才能讓每一個樂句所表達的情緒都是合理而連貫的
當然可以有人不贊同這樣的看法
但是對我來講不同的看法必須指出
其他的詮釋如何在整體下成為可能
在九號第三樂章就是要解釋這個樂章在整首曲子中的關係
因為如果這個樂章最後沒有把衝突面做出來
就會和整首曲子沈重的感覺搭不上
在五號的終樂章就是要解釋
即使最後的大調結尾真的是象徵英雄的成功
那麼最後的下行的音階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那個音階未免太掃興了吧
且大衛之前在社板上〈隱沒的可能性(下)〉一文中也指出
小調始大調終並不必然意味著光明的結束
但在某個程度上的確仍有抒解的效果

話說回來
我認為這是九號第三樂章難以處理的原因之一
因為有些演出在III.是一路衝到底的
這個樂章也很容易演成這樣
但是如此一來就會有上述的問題
再不然就是不敢太衝怕無法銜接到終樂章
但是如此就會有種衝突不夠的感覺
而且參照上面所提到的
如果這個樂章沒有把衝突的感覺做出來的話
似乎就不能呼應Mahler透過音型變化塑造出來的對比手法了

回到Abbado的詮釋手法
這樣的處理會讓I.和III.兩者便會呈現出明確的差異
而不讓III.聽起來只是I.的重複而已
而且有注意到這個地方所塑造出來的痛苦的感覺的話
如此一來從III'.進入到III''.的地方
我自己聽起來是覺得
就會有一種帶有由痛苦衍生出憤怒而兩者混雜在一起的感覺
這就好像活得很痛苦的時候
有時候會突然很怨恨這個世界一樣
而這也和Mahler同時使用a.和其變化音型密切相關

同時Mahler在這一樂章又印證了我在五號終樂章的論點
就是他很可能是以打擊樂器(尤其是定音鼓)
來象徵負面的情緒或是遭受「打擊」的感覺
I.和III.的差異之一正在於III.的定音鼓使用次數明顯多於I.
且又是多使用下行的音階(尤其是III''.的地方)
除此之外II.的高潮處定音鼓也有擂鼓
而且這個時候小號果然又出現了
最巧的是第五的終樂章前段定音鼓一樣也只出現過一次而已
GMJO版在攝影師捕捉到的鏡頭下
非常明確地呈現出這一點

附帶一提的是
這種單純下行的音階在Mahler的音樂裡真的太多了
我在討論五號終樂章時也有提到
在此再度獲得映證
另外還有就是
在II.的地方中提琴首席只有一句獨奏
但是這很明顯是作為終樂章的伏筆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第二樂章的後段(雖然不只一句)
而且第三樂章這一句獨奏之前也是以小號作為開頭
但是少了II.開頭的樂句最後a.的相反音型
而直接由中提琴獨奏繼續演奏出如泣如訴的旋律
又中提琴在這首曲子裡所代表的哀傷情緒
讓GMJO的中提琴團員們在Abbado的詮釋之下
演完後其中有很多人都哭哭了~> <~

 

Abbado如此的詮釋
讓我每次聽完這個樂章都有一種悲憤的感覺
他把第三樂章演奏得像是
Mahler在I.之處乍看之下是一副瘋瘋癲癲嘻嘻哈哈的模樣
其中有一段三角鐵以及之後的法國號以及豎笛還有後續的旋律
都營造了滑稽的感覺
而II.則是這個人背地裡內心真正的獨白
我們一旦歷劫過II.以後
III.已不再是無法理解的瘋狂
而是會讓人讓到複雜而痛苦
Abbado就這樣讓III.演奏得像是以痛苦地大吼作結
如果任何人曾經大吼到發抖過
應該更能感受到這樣的情緒
而Abbado在此就帶著像是這樣的情緒
作為進入終樂章的前奏

所以Abbado詮釋的Mahler
在聽覺上可能不是最刺激的
他的詮釋的確也有音色上的問題
(為何他不跟LSO錄Mahler呢...)
但對我來講絕對是詮釋得最深刻的版本之一
因為他會讓Mahler那些瘋狂的段落都是有意義的
而這雖然犧牲了聽覺上的享受
但是這犧牲是必要的
因為這樣才能造就整體宏觀而明確的詮釋
讓Mahler作品中的每一個樂句都能被刻畫得前後連貫
如此一來才能表達出Mahler真正深沈的側面

 

版本上的問題的話
BPO那次演出效果作得比較好
不過第一次聽我還是會推薦GMJO版
因為有得看真的差太多了
而且能看到這麼一場演到一堆團員演完都哭了的演出
真的是很感人 Q_Q
且Abbado這系列的DVD也都拍得很好
絕大部分的重點聲部都會抓到
透過影片的畫面輔助
也會比較容易掌握Mahler對曲子的構思以及Abbado的詮釋


ps. 不過GMJO版的DVD好像有影音不同步的問題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v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