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chestra: Deutsches Nationaltheater Weimar
Conductor: Carl St. Clair
Stage director: Michael Schulz
TV and video director: Brooks Riley
大概是因為導過戲而且又對音樂算熟且這套沒有中文字幕的關係,這次觀賞的重點比較擺在舞台和動作及走位站位設計上。如果是要看第一套《指環》的樂友,個人是不太推薦這一套,不過這一套還是有一些優點,茲詳列如下:
首先是樂友最關心的音樂方面,大抵是Weimar並非頂尖樂團,當演到〈諸神的黃昏〉(Götterdämmerung)時,樂團整個有種快要崩解的感覺;且在歌手方面要角只有Brünnhilde是同一個人重頭演到尾的。在這方面無論是Levine在大都會的製作或是任何一套拜魯特(Bayreuth)的《指環》在這方面的水準都來得整齊得多。
更不要說是舞台方面了。而且這一套的電視導演也有一些問題。首先先講舞台導演對整個劇的構想:Schulz很明顯是想把整套指環做成一個首尾呼應的整體;這個構想絕對是好的,但是他可能沒有考慮到一些實際上演出的環節。首先:《指環》是分四天演的,而Schulz的做法是在前面安排一些手法,而在〈諸神的黃昏〉時便會真相大白。但是這會使得前三天的部分顯得有點枯燥;〈諸神的黃昏〉其舞台手法絕對是好的,但是樂團明顯有體力透支的問題,因而前三部的優缺點是相反的。
例如:除了〈諸神的黃昏〉原本就安排好的三個命運女神的開場外,Schulz讓每一天的開場都是由不同時間點以至於不同年齡層的命運女神擔任開場的工作。這個構想是不錯的,但對筆者而言Schulz的手法有時會有一些問題:他在〈女武神〉(Walküre)時讓命運女神登場搭配豎琴伴奏。無論那段音樂是否是華格納(Wagner)原本就寫好的旋律,筆者的立場是:作為歌劇的舞台導演,在音樂上盡量不要僭越到原曲的部分;也就是說盡量只在視覺上做發揮就好,聽覺上還是要力求維持原劇的樣貌。如果這真的是一個問題的話,這樣的問題在整個製作上一直不斷出現,真的有太多聲音干擾到音樂本身了。
而且在視覺上,既然是已經決定要錄影的製作,以一個2008年的製作而言,是該思考如何分鏡以及擺設攝影機這些問題的;但這個製作撇除掉是否思考過要在何處架設攝影機這樣比較進階的問題,整個製作在基本的剪接上都大有問題。例如在〈萊茵的黃金〉(Das Rheingold)連謝幕的剪接都是不及格的,筆者第一次看到謝幕可以剪成兩個鏡頭,但鏡頭的切換本身沒有任何意涵或效果可言;問題最嚴重的地方出在〈齊格飛〉(Siegfried)的第一幕,導演安排在第三景的時候有許多特別添加的人物跪在Siegfried的周圍,但鏡頭的角度讓筆者根本無法看清楚跪下的是哪些角色。而且Schulz有一個安排是:讓Brünnhilde的馬Grane變成一位老婆婆,從〈女武神〉時就出現在舞台上,但是筆者還是無法理解其明確意涵,而可能的情況是:在畫面的拍攝上沒有辦法同時捕捉到原本就有的歌手以及另外增加的Grane,因而使得Grane的舞台動作沒有被足夠地拍攝下來,而顯得意涵不明。
至於在一些戲劇手法的安排上,筆者其實有時搞不太清楚Schulz的意圖究竟為何。例如在〈萊茵的黃金〉中,Donner和Froh做出的手勢當然很明顯就是要為Wotan造勢;但是至少這個動作在畫面上看起來是有問題的,因為筆者每看必笑......而且這樣的情況一直到〈齊格飛〉為止,因為有些服裝和動作真的是太滑稽了,使得筆者有時會懷疑Schulz可能對《指環》並不熟悉,畢竟他有時設計的舞台動作和音樂本身的效果甚至是不搭的。
但是這套製作還是有一些嘗試。筆者最欣賞的部分是〈齊格飛〉的第一幕第三景,Siegfried和Mime在鑄造Notung寶劍時的二重唱。Schulz的安排是:舞台上特別做出小屋的空間,而當Siegfried在鑄劍而Mime在唱出他的陰謀時,兩人的站位是:Siegfried站在靠上舞台,且在屋子的牆外,但可透過窗戶看到Siegfried本人;而Mime則是站在舞台中央且在屋內。這樣的站位無疑地在視覺上是比較強調Mime的,但這樣的站位或許比較可以增加這齣劇的深度,因為Siegfried在〈齊格飛〉的前兩幕個性塑造對筆者而言實在頗為粗糙;換句話說,Schulz此時透過舞台站位強調了該幕戲比較複雜的一面。
而Schulz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手法,就是大量地增加非原劇中的演員,以做出劇情前後連貫以及提要和鋪梗的功能。例如在〈女武神〉第二幕時,所有的女武神就已經全部出場了,而〈諸神的黃昏〉第一幕也是一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所有的女武神都顯得衰老;而且很明顯女武神的進場方式是經過安排的,因為都是成一列的方式進場,只是在〈女武神〉時當然是精神飽滿地踏步進場,而在〈諸神的黃昏〉時則是衰弱第互相牽著手進場。這樣的安排很明顯地點出了諸神氣勢的消長。而且〈諸神的黃昏〉在這樣的手法下,被Schulz刻畫成一個女性自覺以及幫派青少年覺醒(幫助Hagen刺殺Siegfried在事後卻發現此一行為的錯誤)的過程,使得這個樂劇的最後一天,不只在音樂上,在戲劇手法上意涵也十分豐富而精采。
而在〈萊茵的黃金〉中,Schulz也有一些精采的處理。例如Alberich只要是出現在受到屈辱的場景,他一定是跪下行走的,然後在膝蓋上加上鞋子的裝飾,以直接地點出該場景中他「矮人一截」的權力關係;且這樣的手法也延續到〈齊格飛〉中。而在最後一景中,不需多言這一景是各個舞台導演大展身手之處。在此Schulz的手法其實非常簡單,但又因此顯得四兩撥千斤:他讓諸神最後住進金碧輝煌的畫框內。
綜合以上所述,目前筆者雖然還沒看過所有台灣市面上買得到的指環製作,但以目前看過的製作而言,最推薦的還是Kupfer在Bayreuth和Barenboim合作的製作。雖然這大概是筆者第一次在比較熟悉戲劇的舞台手法後看完整齣《指環》,這樣的比較或許有不公允的嫌疑,但仔細回想Kupfer的一些舞台手法,仍然是覺得無論在舞台效果或者是攝影下來後在螢幕畫面上觀看的效果,都是十分地驚人的(也因此十分好奇他的第二次在Barcelona的製作!)。因此儘管Schulz力圖將其刻畫成一個諸神幫派的沒落以及青少年幫派反省覺醒的故事,在這一點是十分值得稱讚的,但筆者還是認為這套《指環》比較適合喜歡思考影劇手法且已經欣賞過許多《指環》的愛樂者或觀眾。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