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


接下來要透過XX這篇談比較哲學性的問題
當作順便為明天的課程做個準備這樣


首先
不只是文學
對任何文本的解讀一定都有你所謂的「自我詮釋」
用我們這邊的術語叫做「前理解」

這牽涉到一堆問題
先談我們是怎麼進行理解的
我的立場傾向於比較溫和的解釋
我認為理解有很多種
其中一種是近代哲學主流以為唯一的一種
就是符應式的(correspondence)
例如:我知道XX是OO的高中同學
有一種看法是認為因為我能回憶起這件事
而這件事可以對應到一個事實
在這種情況下我就可以說我知道這件事

(插播一下
  如果你覺得這些例子很蠢
  你可以代換成其他比較優美的例子
  但是哲學性是不變的
  原因見前一篇
  簡而言之「我知道XX是OO的高中同學」跟「我知道怎麼推論出相對論」
  某個層面上這兩件事都涉及到「我知道X」
  以至於就會有「『我知道X』如果成立,那是否存在著共同的前提」的問題)

但其實以前一直忽略另一種知道的方式
而且我們一直運用這種方式理解事情但都忘了
用我們系上某個老師舉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就是當我們不了解一個字的意思去翻字典時
我們會發現要理解這個字必須先理解其他的字
於此我們會發現兩件事:

(1) 知道不只有「想起一件事可以跟某件事實完全一模一樣對應到」
    這種標準答案式的思考
    還有一種也是我們最常用到的
    是「我知道了,因為我知道怎麼適當地用其他概念,去解釋我原本不知道的問題」
    (這種情況我們是習慣用「理解」一詞,之後我都會用這個詞)
    而這邊如果依然卡在「只有一種解釋是正確的」的思維裡會很怪
    因為既然理解一件事情是透過和它不同的事情去解釋它
    那麼已經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可以對應作為參考了
    所以如果有人聲稱「Y才是X的正確解釋」時
  我們就可以問「那為什麼Z不是」(當然Z本身也要很合理才行)

(2) 因此有你所謂的「自我詮釋」亦即前理解根本不是問題
    因為要人拋棄任何先入為主的想法去理解一件事
    等於是要人進入一個腦袋空空的狀態
    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因此也就問錯了問題
    問題的重點應該轉移到:
    一個面對文本的人
    應該要如何利用他那些前理解中適當的部分
    去理解他所面對的文本
    對文本的解讀建立一個適當的脈絡

接下來的問題當然是要處理
那麼何謂適當的理解?
有沒有標準?
答案聽起來非常爛
就是要以文本為依歸
但是這樣的解釋其實背後有它的考量

首先回到Hume的causation
既然必然性無法在外在世界中尋找
因此去訂定一些規則然後說這些規則一定行得通
這樣其實是很危險的
因為我們永遠都找得到例外

 

所以對我來講其實哲學很依賴日常語言
因為我們的思考內容往往只能透過某種形式的語言表達出來
(非文字的也算,例如在藝術作品中一些意象上的使用)
而哲學又主要是以文字作為思考的媒材
當然你所說的common sense自然和日常語言息息相關
只是我們可以發現
我們在使用這些common sense或日常語言時
常常會忽略一些矛盾處而繼續使用它
而哲學的任務之一就是釐清這些矛盾以找出適當的脈絡
這也正是前面所提到的

這大概也是為何哲學對不熟的人來講
看起來很像在講廢話或是沒有深度或是講得很廣泛
但是或許哲學要處理的問題本來就跟一般人的想像有落差
而且這個問題說實話有時並不簡單
不然大家也早就搞懂而不會誤解它了

arrow
arrow

    Yv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